又一银行批量起诉负债人被法院驳回,到底怎么回事?

最近,听说中国银行和浦发银行又批量起诉信用卡逾期的人了,听到这个消息,各位是不是心慌慌?但是这次又有点不一样,因为法院直接驳回了银行的请求。

那么法院驳回银行批量起诉意味着什么呢?对欠款人有哪些影响呢?今天来说说。

大额欠款批量起诉被驳回

近日,中国银行、浦发银行大量的信用卡纠纷诉讼被法院驳回,理由竟然是“无法确认被告身份信息的真伪”。

根据被驳回案件来看,无论是浦发银行的还是中国银行的,涉案信用卡纠纷金额都比较大,尤其是中国银行,单个信用卡欠款一般都在10万元以上,个别甚至超过30万元。

以一件浦发银行信用卡纠纷案件为例,邓某浦发银行信用卡发生透支之后,浦发银行向其催款无果,将邓某起诉至法院。

但是法院审理时发现,根据浦发银行提供的被告住址信息,诉讼文书送达不了,而且浦发也提供不了更多身份信息,法院无法确认信息真伪。

而根据《民事诉讼法》,起诉条件之一就是必须“有明确的被告”,如果银行不能证明被告人真实存在,法院就只能驳回起诉。

面对如此巨量的批量起诉纠纷案件,依然按照正常程序,要一一经过民事诉讼、执行程序,难度可想而知。

而且银行有自己的风控,连债务人都找不到了,银行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,法院没法支持相关请求。

法院为什么不受理批量起诉?

根据银保监会最新出台的相关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:

持卡人因客观原因导致无能力偿还的,欠款人可根据自身情况与银行达成个性化分期还款。

可以看见,在法律层面,还是是希望银行先核实负债人的情况,先了解持卡人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还不上的,从而推出针对性,并且合情合理的个性化分期,达到双方都满意的结果。

而不是直接批量起诉用户,丢给法院来收拾银行的债务问题。

诉催结合成新趋势

传统的模式下,先是银行自催,然后到外包,之后是诉讼,一般都是第三方催收效果不好后才开始采取司法手段。

但现阶段越来越多机构开始采取诉催相结合的模式。

具体做法是,银行委外后,同时开始催收和诉讼,利用诉讼给债务人造成的司法压力来补给催收,而催收效果好的案件,在诉讼上又以调解或和解撤诉的方式结案。

对于银行来说,这种催收方式无疑是好的,是可以增加回款率,减少坏账的概率!

但对于司法来说,这种情况是不能够允许发生的,即使你起诉了,也容易被驳回!

如果网贷机构和银行一遇到债务问题就一窝蜂批量起诉,那太浪费司法资源。所以法院驳回了浦发银行信用卡的起诉案件,驳回的理由是:建议溯源治理。

什么叫做溯源治理呢?其实说白了就是建议诉前调解!

客观上来讲,很多持卡人不是故意不还款的,只是这几年经济下滑加上三年疫情的影响导致暂时还不上。但是很多金融机构以及银行不给协商、商量的机会。极端条件下甚至会进行暴力催收。踩着法律的红线逼迫负债人,逼死人的案例现在已经不是个例了。

信用卡客户在办理信用卡时,手续是合法的,个人信息是正确的,有单位有收入的,卡到手后也是正常合理消费,每月也按时履约还款,现在遇到困难还不动,这属于客观原因违规,并非恶意拖欠。作为银行方应明辨是非,不能够一味地直接去起诉,应先核实情况,了解持卡人因为什么原因还不上,推出主导政策,达到双方满意才能收回欠款!否则像浦发银行信用卡逾期案这样的定不止一例!